电影评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术。需要把艺术细节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把故事情节和导演对事情的看法的联系起来。这是因为一个人物常常代表一种看法;一个件事或者一个东西往往象征一个文化理念。
生词表
中文 | 英文 | 中文 | 英文 |
学问 | knowledge | 技术 | technique |
细节 | details | 现实 | reality |
象征 | symbolize | 理念 | concepts, ideas |
具体 | concrete | 比喻 | allegory |
贫困 | poor, poverty | 文化差异 | cultural differences |
资本主义全球化 | global capitalism | 集体主义 | collectivism |
社会主义精神 | spirit of socialism | 商品化 | commodity culture |
意志 | resolve | 城乡差距 | urban-rural gap |
手段与目的 | means and ends | 寻人启事 | missing person |
人性异化 | human alienation | 消费主义 | consumerism |
实用价值 | use value | 交换价值 | exchange value |
广播 | broad cast | 搬砖 | move bricks |
转型 | transformation | 城镇化 | urbanization |
财富 | wealth | 贫富差距 | poor-rich gap |
精神 | spirits | 物质 | material |
电影分析
请你说说左边的具体人物和故事情节与右边导演的看法和他所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关系
characters and plot details | problems that directors address |
魏敏芝只有13岁,只会唱歌和抄书 |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
高老师只给魏敏芝26根粉笔 | |
太阳照在木桩上的钉子可以下课 | 人是目的还是手段?以人为本 |
高老师半年没有工资了 | |
魏敏芝不让明新红去城里当特长生 | 城镇化, 商品化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张明仙在日记里说魏敏芝踩断粉笔 | |
张慧科因为妈妈没钱看病去城里打工 | 城乡差别也是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
魏敏芝带全班学生去搬砖挣钱 | |
6块钱买可乐大家一起喝 | 落后农村的人口是财富,还是经济负担 |
魏敏芝买不起车票自己步行进城 | |
孙志梅非要2块钱才愿意跟魏敏芝去找人 | 农村的集体主义与城市的个人主义 |
魏敏芝用她的钱买墨汁和纸写寻人启事 | |
电视台的看门女人因为魏敏芝没有学生证、介绍信和钱不让她去见台长 | 集体意志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
张慧科在城里没东西吃,要饭 | |
魏敏芝晚上在城里没有地方睡觉 | 集体所有制与私人所有的自由市场经济 |
电视台通过广播帮魏敏芝找到张慧科 | |
城里人捐给水泉村小学很多彩色粉笔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城镇化的社会转型 |
魏敏芝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字 |